在液态锂电池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 ,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竞争已经拉开帷幕 。在11月16日-17日进行的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和电池中国网联合主办的“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(CBIS2025)”上,多家动力电池企业董事长在发言中表示,固态电池是动力电池的终极方向 ,但固液混合电池(即半固态电池)才是当前产业化的现实突破口。
随着锂电池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充,除了储能和汽车,低空和人形机器人也被认为是重要应用场景 ,且这类场景对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有更强烈需求。多位企业家代表在发言中提到,当前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固态电池方面的技术领先优势有目共睹,但对于其能否迅速落地 ,则普遍持谨慎态度 。
“硫化物电解质对生产环境要求极为苛刻 ”“大规模上车预计仍需5~8年甚至更久”“有30多家所谓固态电池的生产线在建设的过程当中……这种资源的错配是不利的。”多位企业家在论坛发言中表示,需警惕对固态电池的过度炒作和概念投资。产业应更关注能解决当前安全、降本 、增效需求的“微创新 ” 。
“全固态电池远未到来!”
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认为,当前新能源技术正处于“液态固基、固态突破,新体系探索”的关键阶段。据他介绍 ,在电池固态化领域,中国已成功实现了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的吨级出货,固液混合电池的规模装车已进入倒计时阶段。
从市场角度 ,动力电池仍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 。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,2025年前三季度动力电池的累计销量达到786GWh,占电池总销量的73.71%。同比增长48.9% ,在装车量方面,动力电池的装车量已经达到493.9GWh,同比增长42.5% ,其中磷酸铁锂电池以81.5%占比以及62.7%的同比高增长主导市场。
不过,由于近两年固态电池在资本市场居高不下的热度,其话题讨论程度远高于当前主流技术产品。有企业代表在主旨发言中直言称 ,好像很多人买车就要等着固态电池上市再买了,例如有车企的高管会频繁被问及固态电池什么时候上市,等着搭载固态电池的车上市后再买 。
但现实是,业内普遍认为 ,全固态电池大批量在汽车上的应用,还有非常长的道路要走,有企业人士在与财联社记者交流时直言称“全固态电池远未到来! ”
福州大学张久俊教授认为 ,固态电池的理论优势包括安全性高、能量密度高以及热稳定性好。但是,在当前阶段,除了比较贵的成本问题以外 ,固态电解质是非常头疼的问题,也是攻关的重点方向。
业内分析认为,全固态电池是明确的长期战略方向 ,但其商业化应用面临成本 、工艺等核心工程难题,大规模上车预计仍需5~8年甚至更久 。在成本方面,海目星(688559.SH)董事长赵盛宇在分享中表示 ,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是对装备产业的“彻底重塑”。例如,硫化物电解质对生产环境要求极为苛刻,整个生产过程必须在绝对干燥的惰性气体保护环境中进行,生产难度增大和成本大幅度增加。
这也导致设备投资大幅增加 。赵盛宇在发言中表示 ,在目前工艺路线还不是非常稳定前提下估算,(电池设备)从原来单GWh投资1亿多元增加到2.5亿到3亿元,相较于液态电池产线投资大幅增长。海目星采取了双线并行策略 ,已在氧化物路线上实现GW级设备订单,并深度参与硫化物路线的中试线开发。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有近30家所谓固态电池的生产线在建设的过程当中 ,但业内对该“盛况”却相对谨慎 。国科新能创投创始合伙人方建华表示,目前固态电池产业还不成熟,技术路线还不清晰 ,工程化的问题没有解决,成本是当前技术的3到5倍,怎么可能实现产业化?这个时候投入的产能 ,将来很可能都是一地鸡毛。
方建华呼吁,产业界应引导资本关注更能解决当前产业痛点——安全、降本、增效的“微创新 ”,而非盲目追逐概念。他预测,固态电池产业化的临界点远未到来 ,即便未来实现规模化,其市场占有率也不会超过20%,产业界和投资界要多一份理性与远见 。
预计固液混合电池搭载量明年实现十万辆级
业内分析认为 ,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方向已经明确,但半固态(固液混合)技术是当下的折中且主流的方案。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认为,全固态电池的资本炒作过热 ,但距离大规模车载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相反,半固态电池技术会是一个长期存在,并在三元领域成为主流的技术。
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《2026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》 ,明年固液混合电池搭载量将攀升至十万辆级 。当前,液态电池已达到300Wh/kg的能量密度天花板,但提供>400Wh/kg的全固态电池仍有挑战 ,需要3~5年才可规模量产,在此期间是固液混合电池商业化关键窗口期。
据赣锋锂业(002460.SZ)董事长李良彬介绍,公司是锂行业的生态企业,业务涵盖从锂资源 、锂冶炼、深加工化合物、电池 、储能到循环回收 ,实现了闭环产业链。
在固态电池业务方面,赣锋锂业目前有两条中试线 。据李良彬介绍,一条是圆柱电池中试线 ,主要面向高端无人机与军工领域;另一条是固态电池产线。他明确表示,赣锋的产业化重点将在明年实施。同时,他提到已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半固态电池(能量密度约300Wh/kg)拥有4GWh的产线 ,显示出半固态技术已率先具备量产能力 。
杨红新在发言中也透露,蜂巢能源为某车企开发的半固态电池本月已在量产线上批量生产,成本仅增加约0.5% ,并计划明年在中高端车型上大规模应用。蜂巢的战略是“三步走”:先在车上应用更安全、成本更低的半固态技术;随后在低空经济领域推出高能量密度半固态电池;最终研发全固态技术。
业内分析认为,目前半固态电池产业化路径清晰,已成功跨越从实验室到工厂的门槛 ,进入规模化装车的“倒计时”,将在未来1-3年内成为高端电动车型提升安全性和三元电池的主流选择 。
此次论坛期间,除了固态电池和固液混合电池的产业化进展外,电池安全也是多位企业家代表反复强调的问题。
“锂电行业有两把火 ,一是固态电池的‘火’,二是电动汽车‘着火’。”方建华认为,两把“火 ”都应该降温 ,否则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只有坏处,中国锂电产业的发展不是靠概念、不是靠跃进,不是靠牺牲安全来成就的 。
瑞浦兰钧(00666.HK)董事长曹辉也认为 ,过去的锂电行业依靠争速度和低成本发展。但在下一个阶段,面向海外和全球发展中将更偏向体系的竞争。他认为,这个体系应该包含产品质量的体系、渠道的体系 ,还包括供应链的体系。所以,有时候适度的“慢一点点”,有可能对企业和行业有更大的好处 。
安全是核心驱动力 ,无论是半固态还是未来的全固态,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是对电池本质安全的极致追求。杨红新强调,安全不只是一种技术,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,蜂巢能源推出的安全分级体系,旨在从系统层面根本性提升安全标准。
股票买卖软件哪个好:股票开户需要多少钱-加速“从0到1”!一图梳理固态电池产业链
正规配资公司:怎样在网上开户买股票-固态电池概念火爆 多家上市公司回复相关问题
股票开户哪家证券公司费率低:股票开户下载什么软件-中金公司:固态电池工艺革新驱动价值重估
股票要去哪里开户:股票估值app-一次“互动”突然来袭!大面积异动!固态电池爆发!
配资门户:股票开户网上哪家好-业绩大幅预增!券商股或迎多方利好共振
怎样在手机上买卖股票:买股票怎么网上开户-今日复牌!帝奥微拟收购荣湃半导体100%股权 小米系资本是背后推手?
启远网官网-你的实盘天眼查-发现最优质配资!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启远网官网-你的实盘天眼查-发现最优质配资!⑯我们提供实时、准确的交易数据和市场分析,帮助客户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。
记者辛圆3月25日,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...
3月24日,易方达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公开发售。该产品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,这个指数是什么?有哪些优势?投资价值如何?...
记者王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周一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...
记者闫桂花 王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周日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...
记者|赵阳戈年初,证监会就修改《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》部分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市场也将注意力投向了...
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44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,较昨日此时缩量超900亿。...
文/吴治邦3月24日早盘,在2024年年底压哨实施完毕重整计划的*ST花王股价继续跌停。自2025年1月...
2025年3月25日,倍轻松(688793.SH)公告称,公司股东宁波倍松投资有限公司(简称“宁波倍松”)拟通过大宗交易...
3月24日,AI眼镜概念股开盘拉升,瀛通通讯直线涨停,明月镜片涨超10%,比依股份、博士眼镜、恒玄科技、国光电器等跟涨。...
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富深化价值基金经理刘晓日前发表了对 2025 年市场的展望。刘晓指出,国内经济正处于复苏通道,市场大幅...
3月24日,业内权威专家表示,MLF(中期借贷便利)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,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完全退出。3月24日...
记者辛圆给补贴、建平台,为了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,各地纷纷放出“大招”。据央广网周一发布消息,湖...
近日,开源证券大连分公司遭大连证监局处罚,暂停其办理需要合格投资者认定相关业务六个月。该惩处力度在近年来券商分支机构中并...
3月24日,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海洋王”,002724.SZ)早盘一字跌停,此后股价拉涨,尾盘封涨停板...
【隔夜行情】•周五(2025年3月21日),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,截至收盘,截止收盘,沪指跌1.29%,报收33...